本文共 139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标题:Fitbit的生死一线:Google收购后覆滅几大收购案的成功与失败启示?由:数据猿年终主题策划活动
近日,Google 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可穿戴设备公司 Fitbit。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,而Google 的多次收购案例也让人不禁思考:这次收购能否走出曾经传统的命运?
2011年:收购摩托罗拉
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的移动部门,希望通过整合mobile技术开拓业务。但最终因无法融入Google文化,2014年以90亿出售给联想。2013年:收购Waze
以9.66亿收购地图导航公司Waze。尽管迄今依然未完全整合技术,但Waze实时交通功能已成功迁移至Google Maps。2014年:收购Nest
以32亿现金收购 Nest。Nest的技术和生态系统一度被Google并入其家庭服务部门。但呼吸一段时间后,Nest云服务被逐步淘汰,最终生态系统设备也被废弃。2017年:收购HTC手机研发部门
以11亿美元收购 HTC 的研发团队。2019年Pixel业务市场份额仅为2.23%。据分析,Pixel设备的实际销量可能低于官方数据。这些案例表明,Google的收购文化较为独特:收购企业通常会遭遇Tech内部的人才流失,最终导致收购价值大幅贬值。
为什么能否转活要看Google如何利用这次收购:
但短期内,Fitbit与Waze、Nest的重叠点较少,因此此次收购更像是为了获取其健康数据和设备生态系统。Google的副总裁Osterloh曾提到:"这一收购将为Wear OS注入更多能量。"
值得肯定的还有,Google近年来在AI算法、健康生态系统等领域的投入,或许能让Fitbit焕发新生。毕竟,健康监测和智能手表市场仍有巨大潜力,而Fitbit至少拥有其品牌价值。
结论:收购 Failure 很正常
所以Google收购Fitbit的成功与否不会成为下一代收购的"还938"考验。重要的是从这些收购案例中吸取教训,为未来更大的战略收购积累经验。值得查阅:2011年8月:收购摩托罗拉
2013年6月:收购Waze2014年1月:收购Nest2017年9月:收购HTC的研发部门2019年11月:收购Fitbit转载地址:http://rgqez.baihongyu.com/